与其它矿石的露天采矿相比,铝土矿开采在全球范围内对土地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少。年产1吨铝,需要新开采土地面积大约1m2,等同于每年采后区复垦的面积。
全球范围内每年采后区复垦的面积等于新开采区面积。
开采铝土矿的目标是恢复开采前的环境和相应的容貌,尽可能地复垦以前的结构、功能和动力学生态体系,同时利用土地造福于当地社区,绝大多数铝土矿矿山都进行采后区的复垦。
采矿权限(租赁和特许协议)与复垦条件和责任挂钩,同时遵守政府的有关规定。许多矿山把复垦作为每个员工的职责,并用复垦目标评估员工的表现。所有上报国际铝协的铝土矿矿山都有明确的复垦目标,整体集成的复垦规划和书面复垦工作程序。许多矿山为此划拨了可观的资金,付诸人力、智力、材料和设备,涉及矿山开采、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矿山关停等各方面。
特定的复垦过程更多取决于矿山位置以及生态、社会和地质环境。一般的过程首先涉及采后区的地貌的恢复,掩埋大的岩石,以及移除采场地面物件。矿山运营方需借机改善排水体系。在采矿过程中使用的车辆会压实路面,从而导致植被根部和水源无法渗透,这可以用地表机械带垦来缓解,机械带垦可以形成理想的排水层。
之后,将开采第一阶段移除的覆盖层和表土运回开采区。覆盖层和表土含有重要的营养源和植被种子,因此,在没有利用之前,需要精心储放。一般情况下,原有的生态群以收集的种子和幼苗为基础,它们可以在替换的土壤里培养成长。利用原有的岩石和树木营造生态点,引导无脊椎动物、昆虫和其它动物群在采后区栖息。
对采后区进行改造,使其与毗邻的环境融为一体,减少坡度角和坡道长度以防土壤流失,重新建设天然排水体系。在矿山所在地,有季节性大雨,尽管如此,多数矿山都认为土壤流失的风险较低,这得益于有效的预防措施。这些措施贯彻穿开采前的场地清理、开采过程及物流堆放阶段,避免了土壤的流失。
- 利用结构性建筑维系和控制流水;
- 在缓坡道上堆放覆盖层和表土,避免土壤侵蚀和营养流失;
- 利用含有生态群(譬如柠檬草)的土壤尽快种植采后区/回采区;
- 用林地覆盖物种植;
- 年内择机对土壤进行处理,以减少流失。
复垦之后,重要的是对复垦地的生态进行监控,关注需要进一步处理的采后区,同时为未来复垦项目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。